2019年全国节约用水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大全(题库完整版)
1.我国降水量分布很不平衡,地理差异很大,表现为(C)。
A、北多南少,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西多东少
C、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D、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2.中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气候较为湿润和多雨的东部与南部地区,(C)地区则河流稀少,且有较大范围的无流区。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D、东北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所称的水资源,包括(A)。
A、地表水和地下水
B、淡水和海水
C、地表水和土壤水
D、江河水和地下水
4.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严重不匹配,(C)。
A、 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B、 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C、 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 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5.黄河流域多年平均蒸发能力达到1100毫米,上游甘肃、宁夏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是我国年蒸发量最大的地区,最大年蒸发量可超过(D)毫米。
A、100
B、500
C、1000
D、2500
6.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干旱频发的国家。下列关于我国干旱发生时间和空间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干旱只发生在干旱地区
B、 南方地区不会发生干旱
C、 汛期不会发生干旱灾害
D、 干旱可能发生在任何季节任何地点
7.2002年,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国函〔2002〕117号)(以下简称《规划》),并且提出“要按照‘先(A)后调水,先()后通水,先()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
A、 节水 治污 环保
B、 用水 治污 环保
C、 节水 污染 环保
D、 节水 治污 开源
8.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A)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约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A、 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
B、 水资源短缺、管理不严、浪费严重
C、 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发
D、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浪费严重
9.受季风气候及地形、地质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且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未来,我国的水旱灾害会(C)。
A、逐渐减少
B、逐渐消亡
C、长期存在
D、不能肯定
10.(C)是我国七大江河流域中水资源量最少的河流。
A、长江
B、黄河
C、海河
D、淮河
11.在影响农业干旱的因素中,自然因素起主要作用。我国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干旱有着不同特点,其中秦岭、淮河以北(A)最突出,俗称“十年九旱”。
A、春旱
B、夏旱
C、秋旱
D、冬旱
12.我国多年平均降水(B)毫米左右。
A、100
B、640
C、2000
D、4000
13.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量为全球陆域平均水平的83%,人均水资源量约(C)立方米。
A、21
B、210
C、2100
D、21000
14.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B)位。
A、1
B、6
C、20
D、100
15.丰水年与枯水年的降雨量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C)。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16.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其干流流经我国(C)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A、3
B、5
C、11
D、20
17.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长约5464公里,是世界上(B)的河流。
A、水量最大
B、含沙量最高
C、流域面积最广
D、流经里程最长
18.根据国际上对水资源紧缺指标的定义,如果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可更新的人均淡水供应量每年为(C),即为极度缺水。
A、1700~3000立方米
B、500~1000立方米
C、500立方米以下
D、300立方米以下
19.我国旱涝灾害多的主要原因是(A)。
A、受季风气候影响
B、受河流影响
C、受地势影响
D、受地表植被影响
20.“空梅”主要是指发生在我国哪一地区的少雨现象,(D)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21.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A)定为“世界水日”。
A、 3月22日
B、 7月1日
C、 8月15日
D、12月22日
22.2017年我国分行业用水量占比最大的是(C),其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0%左右。
A、 生活用水
B、 工业用水
C、 农业用水
D、 生态用水
23.(B)是1949年以来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河南等省提供了丰富的电力及灌溉水源,对黄河下游的防洪起到了重大作用。
A、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B、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C、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
D、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
24.20世纪90年代,我国为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工程,下列哪个工程不是,(D)
A、121雨水集流工程
B、渴望工程
C、380饮水解困工程
D、坎儿井工程
25.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进而引发地面沉降下陷。我国最早发现地面沉降的地区是(D)。
A、北京
B、天津
C、保定
D、上海
26.遇特大或重大干旱情况暂时不能满足生态需水时,应考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B)进行生态修复,弥补生态用水需求。
A、人工增雨
B、调水
C、开挖输水渠道
D、应急打井、挖泉
27.长江干流流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D)
A、青海
B、西藏
C、云南
D、山东
28.(B)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湖泊,后来慢慢干涸了。
A、艾比湖
B、罗布泊
C、艾丁湖
D、乌伦古湖
29.1952年河南省新乡地区建成的第一座引黄灌溉工程(C),开了在黄河下游利用水资源为两岸人民造福的先河。
A、人民健康渠
B、民族胜利渠
C、人民胜利渠
D、民族繁荣渠
30.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A)。
A、宜昌市
B、宜宾市
C、襄阳市
D、武汉市
31.以下地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是(B)。
A、东北地区
B、黄淮海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西南地区
32.水的主要用途包括(ABC)。
A、生活用水
B、生产用水
C、生态用水
D、景观用水
33.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类型包括:(ABCD)
A、资源型缺水
B、工程型缺水
C、水质型缺水
C、管理型缺水
34.跨流域、跨省区(区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ABCD)。
A、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保障用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B、遵循“统筹兼顾”原则,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兼顾生产和生态用水。
C、坚持“统一调度”原则,协调解决好与应急调水有关的地区、部门以及行业之间的关系。
D、体现“可操作性”原则,预案应科学合理、明确具体,对水量应急调度工作能够发挥具体指导作用。
35.我国抗旱减灾面临的形势及挑战有(ABCD)。
A、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干旱灾害长期存在
B、现有抗旱减灾体系难以有效应对严重干旱
C、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增加了极端干旱发生概率
D、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对干旱的敏感性增强
36.某地区降水的季节内变化和某个季节内总降水量的多少,会影响到该地区的哪些方面,(ACD)
A、水资源调配
B、分布均匀
C、工农业生产
D、人民生活
37.水循环的影响因素有(ABD)。
A、气象因素
B、下垫面因素
C、水质因素
D、人类活动因素
38.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溉水,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一种灌溉模式。以下哪些设施属于节水灌溉,(ABD)
A、喷灌
B、滴灌
C、大水漫灌
D、微灌
39.湖泊的主要功能有(ABCD)。
A、水产养殖
B、调蓄洪涝水
C、旅游观光
D、提供水源
40.我国东南部为季风气候区,降雨发生的时间主要在4—10月。(A)
A、正确
B、错误
41.“水多、水少、水脏、水浑”,是我国面临的四大水问题。(A)
A、正确
B、错误
42.从我国分行业用水情况看,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比最大。(A)
A、正确
B、错误
43.我国是世界上用水总量最多的国家。(A)
A、正确
B、错误
44.汉江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水源地。(A)
A、正确
B、错误
45.甘肃省三江源区是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条大江大河源头地区的总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B)
A、正确
B、错误
46.毛主席诗词中“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描绘的是我国已建成的三峡工程。(A)
A、正确
B、错误
47.干旱是由于降水减少,水工程供水能力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导致的,因此干旱问题应该从提高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和节制经济社会不合理的用水需求两个方面去解决。(A)
A、正确
B、错误
48.径流指流域内的降水,经由地面和地下汇入河流后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水流。(A)
A、正确
B、错误
49.我国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而我国西北的河流主要靠冰川补给(A)
A、正确
B、错误
50.黄河是我国第一大河。(B)
A、正确
B、错误
51.位于雄安新区的著名湖泊叫白洋淀。(A)
A、正确
B、错误
52.水的三态是指(C)。
A、河水、湖水、海水 B、蒸发、降水、结冰 C、气态、液态、固态 D、静态、动态、气态
53.21世纪石油、粮食、(B)为三大战略资源。
A、土地 B、水 C、金属 D、煤炭
54.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城市扩大以及(C),使得有限的水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水的需求。
A、人类活动对水体的污染 B、用水浪费 C、人类活动对水体的污染和用水浪费 D、节约用水
55.当地有一定的水资源条件,由于缺少供水工程而造成的缺水属于(B)。
A、资源性缺水 B、工程性缺水 C、水质性缺水 D、管理性缺水
56.有些地方虽然水很多,但是因为(B),依然会出现无水可用的情况。
A、水质好 B、水质差 C、水质优良 D、生态好
57.水资源保护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量与(B)的保护。
A、环境 B、水质 C、生态 D、水权
5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单位和个人有(A)的义务。
A、节约用水 B、防治水灾害 C、防治水体污染 D、防治水土流失
59.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其中把(C)摆在首位。
A、开发 B、利用 C、节水 D、保护
60.(A)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性措施。
A、节约用水 B、开发利用 C、社会发展 D、经济发展
61.用水实行(B)制度。
A、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 B、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 C、水资源论证和行政审批 D、取水许可和分级审批
62.水是生物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成年的人体含水量大约占体重的(D),儿童可达到80%以上。
A、30% B、40% C、50% D、70%
63.节约利用水资源,不仅要“节流”,还要“(A)”,利用各种新技术开发新的水源,才能有效解决水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
A、开源 B、开发 C、利用 D、保护